很多人都厌恶被打断,我也是。但是现实生活中,往往就是经常被骚扰,难道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纯净的真空世界?因此,解决这个问题,不能空想,而应该去面对真实的环境。
之所以害怕被打断,原因是什么?打断之后就继续不起来了。我要说的是,你被打断之后,理所当然的高估自己的思考,而不是真实的思想质量。你以为你不被打断,必然就会解决问题,或者找到问题的核心?真的么?你有这种百分之一百的信心?这不过是错觉而已,一个被打断就继续不下去的思想,可见有多么薄弱!我敢打赌,99%的被打断的思路,都是狗屁一堆,都被高估了,只有极低的可能性,刚好给你碰到真正有意思的思想。
因此,不应该太过愤怒,被打断不是别人的错,而是你自己的错。既然是自己的错,就要想办法去弥补,而不是唠唠叨叨,幻想一个真空世界。
我真实的体验是,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思想,并不是灵机一动,而是真正的很巩固的,逻辑性很强的思路。一种飘渺的触感,会让你无比兴奋,但是和真正有意义的解决方案相比,还差很远。不要依赖这种触感,当然如果有也不要错过。被打断的人,往往并非是触感发生之时,而恰恰是迷失在自己的感觉之中出不来的人,只是不愿意承认其实这不过是错觉。认错是很关键的一步,只有认错才能从感觉,从猜想中走出来。
有什么感觉需要你花几个小时不被打断才能验证?灵感只是一瞬间,如果真的被打断,也是刚好发生在那一瞬间,几分钟,最多十几分钟的过程。过了那个阶段,其实灵感已经飘走,剩下的只是验证而已。验证过程可以被打断的么?
好吧,最好要承认自己根本没有抓住要领。
既然害怕被打断,那么首先第一步,就应该先“存档”。大部分“空想者”的特点就是光脑里面想,从来不做记录,也不去理清思路,更不愿意验证,因为一验证就会发现思想的漏洞。
要改善这种空想的习惯,首先就要保存自己的思路。思想只有陈述出来,才能看清楚。胡思乱想,自会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。把各种灵感,写下来,联成一片,然后实施验证工作。
另外,要避免被打断,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事情分成一小节一小节。一般而言,很多人感觉上连续工作是很高效,其实不然,比较短的时间会有更高的专注度,长时间反而会降低思考的质量。
大部分出色的时间管理守则,就是要求建立短期的,强化式的思考,而不是追求越长越好。其实我们工作中,往往都是连续的,不过经常开小差而已。这也许并不是因为别人骚扰你,而是你自身注意力涣散了。